说起朱元璋,真是个复杂到极点的人物。年轻时,他穷得叮当响,混迹市井全国股票配资公司,连饭都吃不上,靠要饭、放牛过日子。可就是这么个“草根逆袭”的狠人,最后愣是凭着一碗饭的起点,打下了一个大明江山,结束了元末几十年的乱局。
可等他坐稳了皇位,这个曾经苦哈哈的小伙子,却慢慢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帝王。尤其是“蓝玉案”,至今都是史书里绕不过去的一桩血案。
蓝玉原本是朱元璋为太子朱标准备的“护国神将”,等朱标继位后,蓝玉就是左膀右臂。
可惜朱标英年早逝,这一环节断了,蓝玉也就成了“失宠的孤儿”,没有了利用价值,命运急转直下,最终迎来杀身之祸。
但话说回来,如果朱标没死,蓝玉真的能全身而退吗?恐怕没那么简单。
蓝玉的背景不小,他是常遇春的小舅子。刚起步时只是个无名小兵,但他能打是真的能打,每次作战都冲在最前头。
展开剩余76%常遇春见了,自然不吝夸奖,把蓝玉的好话送到朱元璋耳朵里。朱元璋也喜欢这种悍将,于是蓝玉的官位一路飙升,从镇抚到大都督府佥事,升迁速度快得像坐火箭。
洪武十四年,蓝玉跟随大军南征云南,活捉元朝大将达里麻,彻底平定西南;洪武二十一年,他更是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——捕鱼儿海之战。
这一仗打得堪称封神!北元的脱古思帖木儿一直南下骚扰边境,朱元璋一怒之下派蓝玉挂帅。
结果蓝玉率军大胜,斩杀俘虏数不清,连北元的重臣都成了俘虏。
史书记载,蒙古人死伤近十万,而明军几乎毫发无损。朱元璋大喜,准备封他为“梁国公”。
听着是不是要走上人生巅峰了?可偏偏蓝玉不懂得收敛。
战后他犯了大忌,亵渎了蒙古王妃,逼得人家自尽。朱元璋虽火冒三丈,但忍了。
返京途中,蓝玉一行途经喜峰关,夜晚到达,守城将领为防元军伪装,详细询问。
然而,蓝玉脾气暴躁,见城门久久不开,竟然下令炮轰城门,攻入城内。
朱元璋火冒三丈,却还是忍了,只把封号从“梁国公”改成了“凉国公”。这说白了就是暗示:你小子该冷静点了!但蓝玉似乎毫无察觉。
更要命的是,他仗着权势大肆敛财,搞盐引谋私利,还养了几百个妾侍,甚至疑似招揽死士。
放在任何一个皇帝眼里,这些举动都充满危险信号,朱元璋怎么可能不警觉?
别忘了,在这之前,朱元璋已经接连处理过“胡惟庸案”“空印案”“郭桓案”,每一桩都是血雨腥风。结果蓝玉不长记性,偏偏踩进火坑,成了压轴的“蓝玉案”。
有人说,如果太子朱标还活着,蓝玉也许能靠“嫡长子嫡系”的庇护活下来。
但真要想一想,朱元璋的底线是什么?他要的不是一个武功盖世、声望冲天的大将军,而是一个乖乖护驾、不敢威胁皇权的打手。
蓝玉的战功越大,地位越高,野心和可能性也就越危险。哪怕朱标在世,蓝玉真能压得住性子吗?恐怕也难。只要蓝玉继续这么狂,迟早还是要触碰老朱的红线。
朱元璋是个什么人?他可以容忍大臣贪财、犯错,但绝不会容忍有人动摇朱家的江山。皇权和家族稳固,是他一生最在意的东西。
蓝玉这样的人,能力是资本,功绩是资本,但这些资本一旦转化成威胁,那就成了取死之道。
所以,蓝玉的悲剧不在于朱标死没死,而在于他自己太不懂帝王心思。
一个功臣,可以耀武扬威,但不能锋芒毕露;可以战功赫赫,但不能功高震主。
蓝玉就是没明白这个道理。对朱元璋来说,他存在一天,就像一颗随时会爆炸的雷。
至于结局全国股票配资公司,其实早就写在命运剧本里了。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胜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